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始终在低体重儿的静脉通路建立及护理方面不断探索。对于低体重早产儿来说,因个体发育不成熟,皮肤娇嫩,血管细小,静脉血管壁薄,极易引起静脉炎,液体外渗等问题,严重者可导致局部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增加患儿痛苦及感染机会,加大护理工作难度。新生儿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置入到中心静脉的导管穿刺技术,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堪称早产儿的“生命线”。近几年经过不断努力及进修学习,我院的新生儿PICC置管得到了长足发展。
2024年10月8日,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迎来了一名胎龄27+1周,体重0.92kg的早产儿,手臂只有拇指粗、全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缺陷、皮肤薄如蝉翼,血管细如发丝,她将面临皮肤粘膜屏障、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及感染等重重难关,需要输入药物及肠外营养,提供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 科主任张华特别重视,护士长牛天慧及专科护士张俊洋与主管医生张鑫,对患儿病情、皮肤情况、血管情况、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为了开通延续生命的通道,准备行PICC置管。 10月15日,新生儿科PICC护理团队再次对PICC置管情况进行评估,准确测量导管置入长度,消毒、铺无菌巾、穿刺、缓慢送入导管、止血、固定等规范操作的同时,还要兼顾保暖、医院感染管理、呼吸管理等问题,PICC导管通过了贵要静脉顺利进入上腔静脉,延续生命的通道就此打开!标志我院静脉治疗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针对新生儿PICC置管术的护理,牛天慧护士长及专科护士张俊洋为科室护理人员进行PICC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录制更换输液及维护视频,通过学习使护理人员进一步巩固PICC置管术理论知识,为保障患儿安全、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我院新生儿科开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PICC)以来,使我院在危重新生儿的综合救治方面取得新突破,不仅解决了避免反复穿刺所造成的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的难题,还减少了穿刺造成的过度刺激,保证了患儿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的通畅性,减少早产儿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为当地患儿的生命续航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