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技术、新业务
当前位置: 首页> 新技术、新业务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完成我市首例脊髓肌萎缩症鞘内注射治疗
发布时间:2023-02-27 11:47 阅读:2391 来源:互联网

  2023年2月24日下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完成我市首例脊髓肌萎缩症(简称SMA)患儿靶向药的首针鞘内注射。


  SM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我国新生儿发病率1/6000到1/10000,人群携带率为1/42。主要临床表现是肢体无力和肌肉萎缩,丧失运动能力,因为呼吸肌无力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还会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生存时间越短,超过90%生后发病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在2岁前死亡。在2019年前,SMA没有治疗针对性药物,只能康复训练、对症呼吸支持为主,致死致残率高。2019年,靶向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上市,2021年11月,该药纳入医保,该药是全球首个脊髓肌萎缩症疾病修正治疗药物,用药后患儿有希望达到本SMA类型运动发育最大里程碑,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给SMA患儿带来生存希望。

  本次治疗的患儿10岁8个月,体重只有13公斤,四肢肌肉萎缩只能终日蜷缩在床上,完全不能自主活动和进食。

  得知诺西那生钠进入医保,家长第一时间联系到儿科陈桂梅主任。儿科一方面指导家长与医保部门协调用药事宜,另一方面为患儿完善检查,确定符合诺西那生钠鞘注适应症。由于脊柱严重变形,为提高腰椎穿刺成功率,请超声科做手术定位,请康复医学科为患儿进行鞘注前运动发育评估,为疗效观察夯实基础。在多学科照护下,成功完成首例治疗。

  最后提醒患SMA疾病的患儿尽早接受治疗。对于该病,及时发现最为重要。患SMA的新生儿宝宝表现全身松软,从身后抱起时呈倒U形姿势,手像围巾一样缠在脖子上,仰卧时像“青蛙腿”,身体非常柔软,上下身贴合在一起(如下图)。婴儿宝宝表现三个月之前,头竖不起来,肢体比较软,四肢活动相对较少甚至倒退,运动发育和同龄孩子相比较明显落后,但智力发育、眼神又与正常孩子无异,可疑患有SMA。尽早就诊。一旦患病,尽早干预治疗,通过用药修正疾病自然进程,争取最大程度改善孩子的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