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女性,她以精湛的医术、坚韧的毅力、温暖的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病理诊断的战场上披荆斩棘,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她,就是我院病理科主任孟亚飞。
专业精湛, 病理诊断的“探秘者” 孟亚飞,主任医师,从事病理诊断工作24年。作为病理科的掌舵人,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病理诊断被视为医学诊断的“金标准”,每一份报告都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生命质量。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她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无论是早期癌症的筛查,还是面对复杂疑难的病例,她总是反复研究、查阅资料、组织会诊,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出准确无误的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指明方向。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赢得了领导及同事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工作者、优秀科室主任。
勇于创新, 学科发展的“推动者” 孟亚飞主任积极投身于学科发展,致力于探索病理领域的前沿知识。在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科室筹建了自治区内领先的分子实验室,并于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她的带领下,病理科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如基因检测、免疫组化等,使科室的诊断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先后开展了常见肿瘤的相关分子检测,乳腺癌、胃癌HER2基因FISH检测,肺癌多基因联合检测及肠癌KNBP 4基因检测更是本地区首家开展,使患者得到更为及时、精准的诊疗。开展的心脑血管药物基因检测,能极大地提高心脑血管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帮助筛选合适的药物品种和剂量,提高药物有效率,提供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依据,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2024年,病理科第二个分子病理实验室通过基因扩增实验室认证,计划开展前沿、领先的肿瘤相关检测及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检测。 在她的领导下,病理科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及科研项目。此外,她还积极推动病理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为患者制定更加全面、精准的治疗方案。2024年自治区重点学科评审工作,我院病理科入围现场评审。年终科室被评为医技优秀科室、学科建设优秀团队。 作为全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病理质控中心主任,她带领团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重全市病理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下级医院业务指导,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为提高全市各级医院病理科诊断及技术水平做了诸多贡献。
传承育人, 医学事业的“引路人” 作为病理科的主任,她不仅关注科室的业务发展,还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她深知,一个优秀的病理科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医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一代的传承和创新。因此,她注重培养年轻医生,鼓励年轻医生积极进取,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她积极为年轻医生搭建成长平台,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通过疑难病例讨论、网络学习、学术讲座等形式,提高年轻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病理技术人员全员获得分子实验室PCR上岗证。在她的带领下,病理科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年轻医生们也逐渐成长为科室的骨干力量。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四关爱患者, 医者仁心的“践行者” 除了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孟亚飞主任还十分关心患者的感受。用她的温暖和关怀,为患者点亮了希望的灯塔。她明白,病理诊断结果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与患者沟通时,她总是温柔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无限感激,收到多面锦旗。在工作中,她经常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变化。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她会亲自参与讨论,做出最准确的诊断。
孟亚飞主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优秀病理科医生的责任与担当。她是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是同事们学习的榜样,是医疗战线上的巾帼英雄,践行着“女性力量”。用行动证明,女性可以在任何领域发光发热,激励着更多人勇敢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将继续在病理诊断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守护患者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