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疾病会在人们毫无察觉时悄然来袭,肝棘球蚴病便是其中之一。它与我们所熟知的寄生虫密切相关,又被称作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肝脏所导致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分为囊型包虫病与泡型包虫病两种类型,其中囊型包虫病较为常见,多发于我国牧区,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较大的潜在威胁。
肝棘球蚴病主要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这些幼虫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扩散至肝脏,并在其中发育成囊状结构,即棘球蚴。随着囊肿的增大,患者会出现肝区不适、隐痛、腹胀、食欲缺乏等症状。若囊肿压迫胆管,还可引发梗阻性黄疸。此外,棘球蚴破入腹腔、胸腔,可引发弥漫性腹膜炎、胸膜炎及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长期以来,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不懈的努力,已成功开展多例肝包虫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疗效和康复体验。近日,团队在此领域再传捷报,以下是一则真实案例分享: 患者宋先生,70岁,因持续右上腹腹胀于我科门诊就诊。完善腹部CT后,考虑肝包虫病。 在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我院普外一科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肝包虫内囊剥脱术。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无周围器官组织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一天即可下地活动,未出现并发症,目前正积极康复中。
预防与注意事项
为了有效预防肝棘球蚴病。首先,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关键。务必要确保手部清洁,特别是在处理犬只及其粪便后。养犬的家庭,应定期给宠物进行驱虫,避免寄生虫在犬只体内繁殖。 其次,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食用未洗净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在农村或牧区,确保食物来源安全。此外,生食或未煮熟的肉类也要避免,因为这些可能含有寄生虫的卵。 预防肝棘球蚴病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绦虫卵的动物或物品。在牧区生活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与犬等终末宿主密切接触。此外,治疗期间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肝棘球蚴病虽然病情进展缓慢,但严重危害患者的个人健康。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