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PET/CT延迟扫描:为什么需要“二次检查”?
发布时间:2025-05-12 08:48 阅读:123 来源:互联网

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影像技术,能同时显示组织的代谢活性(通过放射性示踪剂)和解剖结构。而延迟扫描是指在常规PET/CT扫描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通常为1-3小时)进行的第二次扫描,用于进一步评估病灶性质。

1、为什么需要延迟扫描?

常规PET/CT在注射示踪剂后约1小时进行,但某些情况下,病灶的代谢特点可能随时间变化,导致首次扫描无法明确诊断。延迟扫描通过观察示踪剂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帮助医生:

1.区分良恶性病变

2.减少假阳性/假阴性

3.评估治疗反应

2、哪些情况可能需要延迟扫描?

1.疑似肿瘤但首次结果不明确:  

   例如肺部结节、肝脏或骨骼病变,首次扫描无法区分肿瘤与炎症。

2.消化道检查:  

   肠道蠕动或生理性摄取可能干扰诊断,延迟扫描可减少误判。

3.泌尿系统评估:  

   肾脏或膀胱因排泄示踪剂可能掩盖病灶,延迟扫描可提高检出率。

4.头颈部肿瘤:  

   肌肉或腺体的生理性摄取可能被误认为病灶,二次扫描可辅助鉴别。

图注:上图 正常显像  下图 延迟显像

延迟扫描后尿液显像剂排泄,膀胱病变显示更清晰准确。

3、延迟扫描的流程

1.首次扫描:注射FDG后60-90分钟进行全身或局部扫描。

2.等待期:患者保持静息状态(通常1-3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或进食。

3.二次扫描:针对特定部位或全身再次成像,对比两次结果。

PET/CT延迟扫描通过动态观察病变代谢变化,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尤其在肿瘤鉴别和复杂病例中具有重要价值。尽管过程稍长,但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如果医生建议延迟扫描,不必过度焦虑,配合检查即可获得更精准的结果。

若有疑问,建议与核医学科医生详细沟通,了解个体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