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PET/CT:探索人体的“透视眼”
发布时间:2025-07-02 11:35 阅读:61 来源:互联网

    假如我们拥有一双可以透视人体看到细胞活动和代谢过程的“透视眼”那将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现实中,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这样的一种设备——PET/CT,它就像这双“透视眼”能够让我们窥探到人体内部的秘密!

PET/CT到底是什么?

    PET/CT是医院最高端的影像检查设备之一,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部位的断层影像及功能信息。

    PET/CT:全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一种结合了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计算机断层扫描)两种技术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显示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等信息,为临床提供疾病生理和病理诊断信息。
    在检查前,医生将极低剂量的示踪剂通过静脉注入受检者体内。PET影像显示示踪剂在体内去了哪儿、呆了多久、在哪排出,可以在对比中观察人体器官中细胞或分子水平的代谢和功能异常变化。
    由于肿瘤组织功能代谢活跃,对能量需求较高,所以示踪剂药物会在肿瘤组织上聚集,在PET图像上高亮显示,帮助医生发现与诊断!

哪些情况下

医生会建议做PET/CT呢?

我们先来看看

病例:男46岁,食欲减退、乏力,反复低热1周余,乙肝史,AFP 9880↑。

    PET/CT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与精确诊断难以明确的肿瘤病灶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具体而言PET/CT的主要临床应用体现在以下:
寻找“隐藏的病灶”

    当你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或者短时间内不明原因地明显消瘦,或者反复发烧找不到原因,医生高度怀疑有肿瘤但不知道源头在哪里时,PET/CT就像侦探,能帮助在全身上下寻找可疑的“热点”。

    当普通检查(如B超、CT、磁共振)发现了一个病灶,医生想知道癌细胞有没有扩散到全身其他地方,或者发现了转移瘤但找不到最初发病的位置时,PET/CT也能大显身手。

判断肿块是“好”是“坏”

    恶性肿瘤细胞通常比正常细胞“贪吃”,消耗的能量(特别是糖)多得多。常用的追踪剂(18F-FDG)就类似葡萄糖,会被这些“贪吃”的癌细胞大量吸收,在PET图像上呈现为明显的“亮点”。这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一个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可能性。

精准“分期”和看治疗“效果”

    因为它是一次扫描就能看全身,所以能更全面地看清癌细胞是否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远处器官,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分期)。

    它还能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做PET/CT对比,如果原来活跃的“亮点”变暗或消失了,通常说明治疗有效。这对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除了肿瘤,PET/CT在诊断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疑难的心脏病方面也有独特的价值。

PET/CT检查的辐射安全性如何?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PET/CT的辐射量通常要略高于其他影像检查,但其实PET/CT设备也在不断技术革新,已发展到第三代高灵敏、高准确、高速度、低辐射的阶段。目前,PET使用的核素剂量越来越小,CT的扫描速度越来越快,辐射剂量控制也越来越好。

   一个中国人每年平均接受的各种辐射大概为3.1mSv,一般认为50mSv以下为安全辐射剂量,而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均远远低于上述造成危害的剂量值,是非常安全的医学检查。

    综上,作为“透视眼”,PET/CT具有其优势,但人类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个PET/CT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往往需要配合其他的检查,并结合临床病史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