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便秘、便急、便不尽,盆底肌受损要当心!
发布时间:2025-07-10 10:21 阅读:79 来源:互联网

    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代步工具越来越多、吃的越来越好、坐的越来越久、动的越来越少——我们在“便便”这件事上面临困难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而有些人会发现,即便加强锻炼、清淡饮食,“排便困难”依然是人生中一大难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是你身体中负责“便便”的盆底肌已经受损了!

“排便困难”之便秘、便急、便不尽

便难之一:便秘

    按照医学标准,一周少于两次,大便秘结,一次需耗时三十分钟以上为不正常如厕,可被定义为便秘。便秘常见于老年人、孕妇、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便秘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长期便秘、如厕时间过长,会对我们的盆底肌群造成严重损伤,反过来又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便难之二:便急

    “便急”其尴尬程度远超尿急。当然,便急也要分情况。如果是「腹泻类便急」,主要考虑胃肠问题;但如果你经常感到便急——很可能是盆底肌出现损伤!

便难之三:便不尽

    明明已经便过了,却总感觉还有剩余。长期排便困难首先要排除胃肠道病变,再考虑盆底肌损伤问题。

便秘、便急、便不尽与盆底肌的关系

    在盆底肌没有受到损伤、肌力正常、神经传导良好的状况下,腹压增加,盆底肌向上对抗,这样可以避免脱垂并且帮助关闭尿道和肛门。

    深层盆底肌肉中直接与“便便”有关的肌肉是耻骨直肠肌,对大便自禁至关重要。

    耻骨直肠肌的收放自如在控便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耻骨直肠肌放松,肛直肠角增大,促进排便;耻骨直肠肌收缩,肛直肠角减小,帮助控便。

    盆底肌中还有丰富的神经,如果盆底肌受损,神经未能感知“便便”的到来,就不能及时向大脑传递信息,从而再由大脑发出排便指令,“便便”也会因水分的重复吸收而发生秘结。  

    最常见的盆底肌受损源于女性妊娠生产,但长期腹压增加、年龄增长等因素也会导致盆底肌受损、功能减弱,因此男性女性均可能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系统的盆底康复训练呢?

    在进行盆底训练前,要先进行完整的身体体态、盆底肌肌力评估,制定适合个人的康复方案。

总体原则如下

▼ 女性在产前应当了解盆底相关知识,并在产后42天、恶露干净后进行盆底筛查,并进行盆底肌和产后综合康复训练。

▼ 怀孕和产后月子期女性的体态都会发生改变,生产后应该到正规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后,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体态整体锻炼。

▼ 长期久坐的人,应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 腹部肥胖的人,应该适度减肥,并学会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方式,以增强盆底对抗腹压过大的能力。

▼ 有严重盆底问题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或接受盆底重建手术。

    理疗科王馨,2018年本科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康复专业,自毕业以来即从事产后康复相关工作,2023年于湖南省湘雅医院盆底康复中心完成产后及盆底康复专项进修学习。擅长产后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物理治疗及腹直肌、盆底肌手法康复、呼吸训练等,以及其他产后导致的各种疼痛。

就诊地址:门诊三楼理疗科(康复)产后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门诊 

咨询电话:399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