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表达性艺术治疗进校园 引领心灵探索新风尚——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团队践行“中蒙西心”进校园工作任务
发布时间:2025-11-03 08:42 阅读:49 来源:互联网

2025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团队积极贯彻落实“中蒙西心”进校园工作任务,先后赴蒙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海拉尔区天骄小学和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为广大家长、学生们开展了三次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在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中,家长和学生们与心理治疗师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动一:表达下艺术治疗 从画布走进家庭

艺术疗愈,特别是绘画心理治疗,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桥梁,能有效绕过防御,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未被言说的情绪与压力。心理治疗师以孩子们的心理画为引,通过讲解和让家长们感受,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尝试绘制家庭主题画作,心理治疗师结合中蒙医学情志理论与现代心理学技术进行解读,引导家长觉察家庭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与潜在冲突。通过艺术表达与团体分享,家长逐步学会以共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增强了家庭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意识,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活动二:探索生命意义  开启心灵之旅

生命的美好既扎根于温暖的记忆,也生长在对未来的期盼中,更真切地存在于我们用心体会的当下。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里,心理治疗师走进海拉尔区天骄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

生命教育不仅关注自我认知,也注重对生命维度的全面理解,心理治疗师通过引领同学们体验技术活动,帮助他们获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对生命的体悟。生命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价值,更能促进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一位同学分享感悟:“通过这些游戏,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和感受生命和生活。”

活动三:画笔下的情绪对话  揭秘你我心灵密码

绘画为何能有效洞察内心?绘画心理学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和元素搭建起系统化的理论框架。这些视觉元素能够绕过言语防御,直接表达潜意识的心理状态。心理治疗师走进海拉尔区南开路小学,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情绪解压的绘画心理讲座。

通过引领同学们自由创作,心理治疗师将他们的心灵密码和情绪解压的方法一点点讲解出来,大家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理解。绘画心理活动没有复杂的门槛,只需要一张白纸、一支笔,就能让情绪在画纸上翩翩起舞。

一位同学感慨:“以前靠聊天才碰到的情绪点,现在一幅画就显现出来了。”这些看似平常的心理画,却是青少年“自我说明书”里最珍贵的内容。

表达性艺术治疗绕过了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传统心理治疗模式,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非言语的象征性表达渠道。它承认并拥抱了人类经验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它不试图用语言“分析”问题,而是邀请个体通过创造的仪式,去“体验”和“转化”。它告诉我们,疗愈不一定发生在诊疗椅上,也可能诞生于一幅画的色彩中、一段舞动的节奏里,或是一段即兴演奏的旋律间。它是一种回归本真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在创造中,遇见最真实、最完整的自己。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团队将继续用真诚的心灵、专业的服务为青少年和家长们带来更多、更好和更具体验优势的心灵疗愈,将“中蒙西心”进校园的工作切实有力的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