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疼痛科合力为高龄熊猫血临椎病患者解除病痛
发布时间:2025-11-26 09:00 阅读:34 来源:互联网

    近日,我院疼痛科成功为一名特殊的高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该患者不仅因“临椎病”导致相邻节段再次突出,更是罕见的“熊猫血”(Rh阴性血)持有者。面对开放手术的巨大风险,疼痛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通过一个仅7毫米的切口,成功为患者解除神经压迫,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脊柱微创领域的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病情回顾:当“临椎病”遇上“熊猫血”,治疗陷入两难

    患者年近八旬,多年前因腰椎多节段椎管狭窄,接受了传统的开放式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但近半年来,她感到腰部及右下肢出现了剧烈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平躺时右下肢完全不能伸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来我院疼痛科就诊后,经详细检查,元凶被锁定为 “临椎病”——即原先手术的相邻节段(腰5/骶1)出现了新的椎间盘突出,并严重压迫了支配右腿的“出口神经根”。

什么是临椎病?

    临椎病是脊柱融合术后一个已知的远期并发症。可以理解为:当脊柱的某一节段被手术固定后,其上下相邻的节段需要代偿性地承担更多的活动和应力,长年累月,就像一座大桥的桥墩,当其中一个被加固后,旁边的桥墩压力会增大,更容易出问题,从而导致椎间盘加速退变、突出。

再次开放手术,将面临这严峻的问题:

1. 创伤大、出血多:开放手术需广泛剥离肌肉,术中出血量较大。

2. 用血风险高:“熊猫血”血源极其紧张,配型困难,术中大出血风险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3. 麻醉与康复挑战:患者高龄,对长时间麻醉和大型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过程漫长且痛苦。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再次开放手术无疑是一条高风险的道路。

破局之道: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于细微处解难题

    经过科室团队的深入讨论和全面评估,我院疼痛科医师团队最终为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采用椎间孔镜下腰5/骶1突出髓核摘除神经根松解术。术后患者终于可以平卧伸直腿平躺了。

    此次高难度临椎病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我院疼痛科在复杂脊柱疾病诊疗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体现了我们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勇于挑战、精益求精的医者精神。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精进的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能为更多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和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