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新技术、新业务
当前位置: 首页> 新技术、新业务
防聋控聋,势在必行!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开展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发布时间:2022-10-28 15:43 阅读:2243 来源:互联网

  我国现有听力残疾患者达2780万人。占全国8296万残疾人的33.5%,居各类残疾之首。在新生儿群体中,耳聋也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据估算,我国每年新发病聋儿约6万名,其中迟发性与药物性聋儿约3万名,耳聋出生缺陷的防控势在必行。

  什么是耳聋基因筛查?

  通过采集微量血液,进行基因检测,即可明确受检者是否携带耳聋致病基因突变,对耳聋患者或受累者进行干预治疗,对携带者进行生育指导。通过对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的分析,确定其遗传方式,计算耳聋再发风险,对患者家庭成员的患病风险、携带者风险、子代再发风险做出准确评估,指导科学生育健康宝宝。


  适用人群及耳聋基因筛查的意义:

  什么是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耳聋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听力障碍,主要由于父母携带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并遗传给后代所引起的。

  父母没有耳聋,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耳聋?

遗传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就是指上一代存在听力问题,遗传给下一代。隐性遗传就是父母亲携带相关基因但不发病,而孩子可能会发病。

  什么是药物性致聋?

  药物性耳聋俗称“一针致聋”,患者携带MT-RNR1致聋基因,在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其成长过程中,一旦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后,就会导致耳聋风险。通过耳聋基因检测,可以尽早发现是否携带药物性聋致病基因,在用药过程中禁用或慎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即可避免耳聋的发生。

  什么是“一巴掌致聋”?

“一巴掌致聋”即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内耳畸形疾病,大多数出生时可能并不存在听力损失,但是出生后若遇到颅内高压会出现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现象,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如果提前知道孩子携带这种基因,便可极大的降低致聋的几率。

  怎样进行耳聋基因检测?

  新生儿、青少年、成年人均可检测,新生儿只需1滴足跟血或脐带血,其他人群只需2mL外周血,即可一次性检测遗传性耳聋常见基因。

  检测周期:5-7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