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就医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就医指南 > 健康教育
夏至养生,愿你健康一“夏
发布时间:2024-06-21 19:15 阅读:398 来源:互联网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22日之间。据《恪遵宪度》:“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做“夏至”。     

夏至节气养生要点

调摄情志养生

    人们常说不过夏至不热,一年最炎热天气是从夏至开始的。夏至在中医养生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容易使人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加重,故夏至养生重“养心”。所以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保持心平气和、心胸宽阔、乐观向上,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宣泄,切忌动怒发火,情绪大起大落,以免诱发、加重心脏疾病。

内关穴:

    伸开上臂,在前臂前区,从腕横纹同上量3横指,两条索状筋之间,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内关穴,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按揉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压左侧的内关穴,反复按揉即可。内关穴是全身对心脏调节作用最强的穴位之一。点揉内关穴能改善心肌缺氧缺血、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镇痛。

少府穴:

    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时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对于心火过旺所引起的口舌生疮、失眠、面红目赤、小便赤黄等症状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是心脏病的急救大穴。

天泉穴:

    故名思议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经常按摩可改善胸闷气短的症状。位于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心脏供血不足的人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按摩或刮痧。

伏兔穴:

    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用手指指腹垂直按压、拿捏穴位,可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

夏至养生

起居运动养生

    夏至节气,昼长夜短,起居调养需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宜晚睡早起。每天最好保持至少7小时的睡眠。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讲的“夜卧”、“晚睡”大致是指夜间亥时的10-11点,“早起”指卯时5-7点。午睡是养心的好方法,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午睡特别重要。但午睡时间不宜过久,建议午睡的时间在半小时到1小时比较适合。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避免过度出汗,损伤阳气。

    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此外,夏季人体腠理开泄,汗出多,汗孔打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风扇直吹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饮食养生
    夏至天气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清淡,多食蔬果杂粮,不宜肥甘厚腻,以免助湿助热。又夏至气温高,耗气大,出汗多,人体水分丧失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容易出现口渴、乏力、疲劳等症状。。
饮食适食酸味忌寒凉,清淡多吃点"苦"。早晚喝点粥,可以生津止渴,补养身体。同时,苹果、葡萄、木瓜、枇杷这类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享用;除了饮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而面条,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冬至饺子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能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有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艾灸养生
    夏三月亦可选择艾灸,可起到春夏养阳的作用。艾灸穴位可选择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群,更适合于夏至前后施灸,能改善体质,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预防节气病

腹泻

    夏至时节,气温高,湿度增大,容易受暑邪、湿邪。夏季泄泻的病邪入侵以湿邪为主,夹杂着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

    此外,脾脏喜燥而恶湿,湿邪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亦能“直中”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在湿度大的季节,细菌容易繁殖,饮食要卫生,少吃隔夜饭菜,碗筷要洗涮干净,不吃路边摊的食物,以免染上肠炎、痢疾。

空调病

    其实严格来说,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疾病,我们一般所说的“空调病”是指长时间使用空调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其临床表现诸多。

    中医认为,过久过冷使用空调容易使人感寒而生病。另一方面,夏季气候湿热,一旦感受空调外寒,阳气郁闭,容易形成表寒里热(湿热)的格局,这就是“寒冷外束肌表,湿热内蕴脾胃”之证。肺主皮毛、脾主四肢肌肉,因而可能会出现呼吸、消化、肌肉方面的症状。

暑湿证

    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可用藿香正气水或香薷饮(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散寒祛湿来解除。

夏至养阳,谨遵“三”忌

    夏至后气候逐渐进入盛夏,但也不可忘了顾护人体的阳气,切不可犯以下三忌。

    忌夜卧贪凉  夜卧吹冷风,尤其头部受风邪,极易导致阳气折损。

    忌冷水洗浴  夏季人的汗孔多处于开泄状态,冷水洗浴使外来寒气极易侵入人体,久之会出现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后背发凉等症状,老人和小儿尤其应重视。

    忌肆食生冷  夏日常食冷饮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虚寒证,可表现为胃痛、腹泻、完谷不化等。女性可出现痛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

食疗方

最后推荐几道应节食疗方:

乌梅冰糖饮

材料:乌梅15-30克,陈皮、玫瑰花、山楂各3~5克,冰糖适量。

做法:乌梅、陈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mL,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放温后服用。(不建议冰镇,易损伤阳气。)

专家点评:乌梅冰糖饮出自中医经典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其记载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能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以搭配乌梅酸甘化阴之余又能兼能清润,两者相配,能使在外的火热燥得以收敛,且无寒凉降火药物损伤脾胃之弊,最适合夏至暑热之时饮用,户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烦躁者尤宜。若饮食积滞重、不欲饮食者,可酌加少量陈皮、山楂理气消食;自觉烦躁严重者,可加玫瑰花疏肝解郁。
小贴士:乌梅冰糖饮偏酸,且含一定糖分,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凉拌苦瓜

原料:苦瓜1根,彩椒、大葱适量。

做法:

1.苦瓜洗净斜刀切成丝,红彩椒,大葱切丝。

2.将蒜末,生抽,糖,盐,醋,香油混合均匀制成料汁备用。

3.锅内放水,水开后放入一小勺盐,下入苦瓜丝焯烫约15秒即可。

功效:炎热夏季宜适当吃些苦味的食品,以助心气而制肺气。苦瓜性凉味苦,爽口不腻,有清热泻火、解暑除烦、润脾补胃等功效。夏天用苦瓜做菜既开胃又祛暑清心,但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丝瓜薏苡仁老鸭汤

材料:老鸭1只,薏苡仁50克,丝瓜1根,莲子50克,姜片、葱适量。

做法:

1.  老鸭放入沸水汆烫后,用清水洗净,切大块放锅里,焯去血水。

2.  薏苡仁、莲子用清水浸泡1小时,备用。丝瓜洗净,切块。

3.  砂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将老鸭、薏苡仁、莲子、葱、姜放入锅中,煮开后转小火煮2小时,加入丝瓜,将熟时加入盐和味精调味。

功效:健脾养心。

八宝荷叶饭

原料:鲜荷叶(若用干荷叶需先用水泡软)1张,芡实、莲子、薏米各15克,糯米50克,大枣10克,荸荠及百合各60克。

制作:百合、糯米、莲子、薏米、芡实洗净,泡胀。荸荠切成如豌豆大小的丁。以上各料用荷叶包裹,马兰草扎紧,放入锅中,加水没过,煮开后改文火继续煮1小时取出,翻扣在汤盘内,打开荷叶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益肺滋肾。

蜂蜜糯米藕

材料:选用粗圆茎直的鲜藕1支,糯米约250克,蜂蜜50毫升,白糖适量。

做法:糯米首先洗净,冷水浸泡4 小时左右;藕洗净打皮,在距节3厘米处切断,保留切下的一段做盖用。将藕倒空孔中水,把糯米灌进藕孔中,边灌边拍。灌满后,将切下的一段藕盖对准藕孔合好,用竹签插牢,放锅中。加水没过藕,在武火上煮沸后,改用文火焖煮约1.5小时,至藕成暗红色即熟,取出,切成0.5厘米左右的片,撒上蜂蜜。

功效:健脾补虚,滋阴润肠。

百莲四宝羹

材料:银耳、莲子、百合、麦冬各6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上料放入锅中,加清水1000克,大火烧开,改用文火煨1小时左右。

功效:滋阴润燥,养心安神。·

白扁豆粥

材料:炒白扁豆20g,粳米50g。

做法:锅中加约3碗水,大火烧开后倒入提前泡好的白扁豆和粳米,再次煮开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可加适量冰糖调味。可作为家常食疗常食。

功效:补脾胃,和中化湿。
夏至到,盛夏至。夏至,是一首激昂向上的交响乐,如夏雨般狂放,如夏花般绚烂,如夏夜般浪漫,景至,情至,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