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 工作动态
【党员心声自习室】第17期:为民服务 初心不改——行政后勤第三党支部党员读《为人民服务》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5-02-19 08:24 阅读:469 来源:互联网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81年前发表的一篇光辉著作,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体现,“为人民服务”像一根红线贯穿我党百年的历史,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是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时期提出的重要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运用和发展,更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永远坚守、砥砺前行的行动指南和根本动力。

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金色大字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1944年9月8日,在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张思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加红军,因作战勇敢、品德优良,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担任毛主席的警卫战士。1944年,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实现中央机关自给自足,中央警卫团组织一个小分队,到安塞县石峡峪村去烧炭,张思德与战友在开挖新窑时,因雨水渗透,窑顶坍塌,不幸牺牲,年仅29岁。《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评价,以下是我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三点感触。

一、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深刻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主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是这一共同信仰、共同目标,奠定了我们共产党人坚持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回顾我们党百年所走过的伟大历程,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既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恒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为人民服务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直面群众,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将百姓置于心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

二、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服务宗旨和崇高精神。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他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张思德同志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信念,这种精神值得所有共产党人学习和传承。在医务工作者的岗位上,我们应始终把患者对健康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围绕“大健康”理念,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开展覆盖全人群、全周期、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持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法宝。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深刻阐述:“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百年来我们党在前进的路上尽管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奋斗,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抢险救灾,多少白衣战士冲锋在前,与时间赛跑,同病魔作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全面胜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铿锵誓言,用大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气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人民服务》这篇著作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文章。再读经典,“为人民服务”更显珍贵、更绽光芒,它让我深刻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身为医务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重点是解除病人的苦痛,身为党员的医务工作者,更有责任多思考、多践行、多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始终铭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重大理论问题和重要现实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员的正确做法转化为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  END  ——

党员心声发声人:行政后勤第三党支部  韩莹

供稿:行政后勤第三党支部  韩莹

审核:行政后勤第三党支部书记  王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