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医疗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鼠疫防治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24-05-29 11:16 阅读:834 来源:互联网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我国目前存在着12种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是其中之一。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鼠疫应该如何预防?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5.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

防控鼠疫要做到“三不三要三护”;

“三不”:

  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黄羊、旱獭等动物;

  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

  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三要”:

  要及时报告病死鼠、疑似鼠疫患者,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要做到住所及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猫入笼,狗拴养,定期进行灭蚤处理;

  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

“三护”:

  要进行有效防护,人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要穿长裤、长袖上衣,必要时穿高筒靴子或防蚤袜子。在疫区、疫点处理过程中,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要进行健康监护,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灭鼠人员、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

  要进行看护,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看护,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