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医疗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 健康教育
立冬养生,养藏之道
发布时间:2024-11-08 14:52 阅读:139 来源:互联网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养生要注意一个“藏”字,达到敛阴护阳、养精蓄锐的目的。藏,是整个冬季的养生核心,自然界的阳气开始闭藏,万物都进入到了休养收藏状态,秋与冬的相交,新与旧的相交,人也一样要藏起来进入冬日藏精季,具体该怎么做呢?

【“藏”好精气】

    冬季需要“先天之本”一一肾脏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转,此节气必须防寒。《黄帝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肾气与冬气相应,整个冬天养生的重点,是以养肾为主。古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容易体虚疲劳、腰膝酸冷、失眠脱发、手脚冰凉姐妹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好好调理自己。中医认为,黑色食物五行属水,对应肾经,常食能增强肾脏之气,防衰老,并对泌尿生殖系统有好处。如黑豆:富含优质蛋白、核黄素,暖胃、利尿、明目,能滋养肾脏。海参:含有丰富蛋白质、微量元素,调理内分泌,提高肾脏机能。桑葚:含有丰富锰元素,能提高酶的活性,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从而养肾。

【“藏”好睡眠】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是一年中最需要睡眠的季节,入冬后身体会有疲惫之感。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阴精的蓄锐。

【“藏”好水分】

    经历了秋燥,身体的津液被大大流失不仅皮肤会出现干燥,内里也会出现咽喉疼痛。入冬后燥气未散,更需要藏好水分多喝水,从头到脚做好保湿,保持身体内外水润。如白萝卜:立冬后气候更干燥,易激动、上火,白萝卜可清理内火、补足肾气,提高肾脏的代谢能力。

    莲子:莲子含有丰富的铁、锌、锰、磷、钾等微量元素,可提高肾脏的代谢能力,多食用还有放松情绪、清腑润肺的作用。雪梨:雪梨可清心、滋肾、降火、生津,利尿的特性可帮助肾脏代谢,减少肾脏压力。

【“藏”好情志】

    冬季宜恬淡安静、寡欲少求。所谓的冬“藏”,即神藏于内,力求精神安宁,含而不露。多晒太阳,延长光照时间,太阳光带来的温暖和明亮是调养情绪的天然办法。同时可适当增加静态运动,如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应以身体微微出汗为佳。

【“藏”好阳气】

① 护脖颈(大椎穴):大椎穴属于“督脉”,是诸阳之会,能通行一身阳气,有除湿散寒的功效。冬季出门,应注意颈部防寒保暖。

② 挫腰腹(带脉):腰腹部为“带脉”所行之所,与胃肠、生殖系统密切相关。温热的双手揉腰腹部,顺逆各21圈。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③ 泡双足(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是肾经起始穴位,易感寒而引起肾寒。每天坚持泡脚15分钟并配合揉搓足底,有助于提振肾气。

④ 灸五穴:艾灸可以温阳散寒,有利于扶正助阳。立冬时节可艾灸肾俞、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五个穴位,达到补益阳气的作用。注意不要烫伤,每次灸的时间以自己能感觉到热度有往里传为佳,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灸完注意灭火,房间通风。

神阙穴:在脐中部,脐中央。

关元穴:位于人体下腹部,脐下三寸处。

肾腧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