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

医疗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医疗服务 > 健康教育
【健康讲堂】假期“心”攻略 守护“心”健康
发布时间:2025-02-13 16:56 阅读:293 来源:互联网

    时间匆匆而逝又到了放寒假的时间在假期开始之后如何帮助学生和家长让假期变得更舒心、更精彩?

    别急!这份寒假心理调适指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心理问题

假期综合症

    学生由于寒假的放松和自由,可能打破了原先的学习和生活规律,如整天玩耍、看电视、上网、暴饮暴食等,导致身体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引发躯体的失调。

网络依赖

    学生在假期中,由于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督,加上平时课业繁忙,很多学生会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从而远离现实世界的活动。网络依赖不仅会造成孩子社交出现问题,还可能对孩子的思维产生不良影响。

过度繁忙引发的心理异常

    部分家长利用假期为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过于高压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反而可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过度忙碌的寒假学习计划还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神经紧张、悲观厌世、孤僻偏激等心理问题。

孤独感

    在没有同龄朋友陪伴的情况下,有些孩子在假期可能会感到孤独。

解决方法

1.张弛有度,养成科学作息

    协助孩子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假期生活计划,使孩子有一个行动准则,督促孩子按计划有规律地生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要注意劳逸结合、健康饮食、和大自然多接触。

2.平等沟通,营造和谐氛围

    真正入心的沟通不是命令和要求,而是平等和共情。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和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尊重他们的想法,促进孩子对爱的领悟,从而改变行为。

    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要急于着手沟通和解决问题,而是要保持平静,用“我知道你伤心/生气/愤怒……”的句式,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情绪,允许孩子用独处、呐喊、跺脚、捶枕头等方式去发泄,并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节奏和方式。

3.有效监督,引导健康发展

孩子在假期学习、运动、玩手机等活动都需要家长的监督,这些监督小技巧要知道:

相信孩子:激发孩子的自律心并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

共同约定:照顾彼此的需求、尊重彼此的感受。

放平心态:教育孩子切勿操之过急,试着放缓速度,放低要求。

学会鼓励:欣赏孩子一点一滴的努力与改变,赞美孩子的微小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