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寒的冬季,衣着单薄、过渡疲劳饥饿、长时间站立不动、鞋袜潮湿或过紧等情况,都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冻伤。其中,手、脚、耳廓、鼻子等是身体易发冻伤的部位。根据医学分类,冻伤可分为四度。通常情况下,一度和二度冻伤最为常见。
当出现较严重的冻伤症状时,须立即进行现场处理,根据病情诊断及时送至医院急诊进行全面治疗。而迅速安全地转移是救治患者的最基本环节,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急救措施。
(一)使伤员尽快脱离寒冷环境,并在运送途中注意防寒保暖,可用干燥棉被、毛毯或大衣等包裹受冻部位,切忌立即用火烤或者用雪擦受冻部位。 (二)冻伤之后,应将伤员先转运到具有复温条件的地方。温水快速复温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可将冻伤部位置于40℃左右的温水中(水温过高可能会导致热损伤),直至冻伤处皮肤潮红、柔软、有温热感。一般情况下,需要温水复温15至30分钟。复温完成后,要保证冻伤部位足够温暖,防止再次冻伤或者二次伤害。 (三)冻伤处理常见误区 一些朋友可能听说过用雪球揉搓或者火烤的方式处置冻伤,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甚至有可能加重组织损伤,具体原因如下: 1雪球揉搓法会使机体进一步散热,加重软组织损伤。 发生冻伤时,皮肤表面的表层组织也发生了损伤,呈现红肿、充血、发硬。任何轻微的摩擦都会造成严重的机械损伤。同时,雪的温度在0℃一下,低温散热更不利于冻伤肢体复温。 2火烤法容易引起患处糜烂,增加感染风险。 过热复温方法可能使已经冻伤的部位发生烧(烫),使得损伤局部更加难以愈合。 (四)冬季预防冻伤的小技巧 1应配备必要的防寒设施; 2穿着衣物要注意暖和防风,尽早穿戴防护耳罩、防寒帽、围巾、口罩、手套等防寒衣物,建议大家穿两层袜子来增强保暖效果; 3室外寒冷环境下应避免赤手接触金属、石头等冰冷物品,需要戴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