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凌晨 2 点,一位青年男性因误吞球形“毛葱”紧急送往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异物牢牢嵌顿在喉腔,命悬一线。
耳鼻喉科李浩医生迅速响应,喉镜检查后立即将异物从喉腔取出,却不料遇棘手状况, 患者牙关紧闭,异物卡在口腔,不能取出。祸不单行,患者沟通困难、极不配合,还多次吞咽,致使异物移位,呼吸困难愈发严重。
生死关头,多学科团队协作紧急启动。口腔科郭一博医生与护士张晓晨迅速拿来开口器助力,家属全力固定患者,尝试取出异物。然而患者突发窒息,医生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抢救 2 分钟也没缓解。李浩医生当即施“环甲膜穿刺术”,为救援抢得生机。医护人员同步联络手术室准备手术,联系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整个团队一边安抚情绪崩溃的家属,一边争分夺秒转运患者。
在手术室,麻醉医生李聪快速评估病情,护士们迅速备齐手术器械,精准开放静脉通路。面对肌肉松弛药致呼吸暂停、环甲膜穿刺无法正压通气的绝境,团队默契抉择高风险方案——可视喉镜全麻取异物。麻醉生效瞬间,借助可视喉镜,团队一举将“毛葱”完整取出。
最终,患者术后顺利复苏,当日下午平安出院。这场生死营救,是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多科室无缝对接、紧密协作的成果,彰显出团队一心、护佑生命的强大力量。
海姆立克急救法小课堂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抢救异物阻塞气道导致的窒息。 它的原理是通过冲击上腹部,使膈肌迅速抬高,胸腔压力瞬间增大,从而产生一股向上的气流,把堵塞气道的异物冲出来。 婴儿的操作方法:要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撑头部和颈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5次。交替进行拍背和按压,直到异物排出或者婴儿恢复呼吸。 成人的操作方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前脚距患者一脚宽,后脚踮起。膝盖微弯,使患者坐在大腿上,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的状态。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且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急速且有力地拉动双臂,向内、向上冲击上腹部,每秒约1次。重复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自救法:可以一手握拳,拇指顶住自己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只手抓住握拳手。快速且有力地冲击上腹部,就像咳嗽一样用力,重复动作直到异物排出。如果是坐着,也可以将上腹部靠在椅背、桌角等坚硬物体的边缘,快速地挤压上腹部,让异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