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艾滋病与新冠肺炎都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抗新冠病毒不能放松艾滋病的防治。新冠就在身边,艾滋病离我们也并不遥远。近年来全球艾滋病发病在逐年上升,因此防治艾滋病刻不容缓。
首先认识什么是艾滋病。所谓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潜伏期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得了艾滋病有什么表现呢?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第一阶段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是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当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第二阶段潜伏期。
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第三阶段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疲倦无力、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体重减轻、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甚至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等。另外出现各种感染,如比较严重的脚癣、大疱性脓庖疮、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等。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第四期典型的艾滋病期。
典型的艾滋病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免疫功能全面崩溃,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呢?预防艾滋病要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HIV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艾滋病到目前为止仍是一种我们无法治愈的致死性传染性疾病,但我们完全可以预防它。首先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方法;其次进行安全的性行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都正确使用避孕套;另外及时、规范的治疗性病可大大降低感染HIV的可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进行穿破皮肤的行为时保证用具经过严格的消毒;戒断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避免母婴传播。
这种传染病虽然很可怕,但其实这种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一旦离开血液和体液,在自然界环境中抵抗力很弱而不具备传染性,高温和许多消毒剂都可以迅速杀灭艾滋病病毒。
如何检查和治疗艾滋病呢?如果有以上不安全的性行为及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必须到正规的艾滋病检测机构抽血化验,检查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只有艾滋病病毒抗体经确认结果阳性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检测一定要在国家批准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这里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及检测试剂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保护个人隐私。
一旦感染了艾滋病,能够尽早给予抗病毒治疗,目前国家提供给感染者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抑制病毒,增强免疫功能,避免机体出现机会性感染、肿瘤等问题,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责任编辑:高健)